今天跟大家來介紹一本好書、美妙的好書 --「三杯茶」此書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攝人情節與讓人蕩氣迴腸的真實故事。 其述說著一位與我們相近年紀(4年6班)的美國登山冒險家在他30幾歲時,以其一介平民的單薄力量、冒險家的非凡勇氣、堅石般的超人意志改變了一個不曾被世界關注過的最窮困角落,使其有了求生存的希望及有了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能力。
此書雖已出版3~4年了,但是,我們可無疑地說,既使是再過個30~40年,它仍是一本美妙的好書、值得回看的好書。 如果妳/你也已經看過了此書、也認為它是一個好故事,就請加入一起來推薦給有興趣的同學及其家人 。
擷錄有關的書摘與書評於下。 希望能引發妳/你的興趣。ㄚ敏 + 宏莉 (2010.11.28./21:30)
此書雖已出版3~4年了,但是,我們可無疑地說,既使是再過個30~40年,它仍是一本美妙的好書、值得回看的好書。 如果妳/你也已經看過了此書、也認為它是一個好故事,就請加入一起來推薦給有興趣的同學及其家人 。
擷錄有關的書摘與書評於下。 希望能引發妳/你的興趣。ㄚ敏 + 宏莉 (2010.11.28./21:30)
--------------------------------------------------------------------------「三杯茶」的一生的承諾 :
在巴基斯坦社會中的「三杯茶」,是住在巴基斯坦北方的巴提人交朋友的方式。
-- 奉上第一杯茶時,是對陌生人的敬意。
-- 再奉第二杯茶時,你已是他們的朋友了。
-- 敬上第三杯茶時,你就如同是他們的家人,他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甚至用生命來保護你。
-- 奉上第一杯茶時,是對陌生人的敬意。
-- 再奉第二杯茶時,你已是他們的朋友了。
-- 敬上第三杯茶時,你就如同是他們的家人,他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甚至用生命來保護你。
--------------------------------------------------------------------------
一位美國女孩的早逝生命,讓地球另一邊的一群女孩擁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 :
美國登山家葛瑞格.摩頓森(Greg Mortenson)為了紀念早逝的妹妹,在1993年冒險挑戰了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峰(殺人峰-喬戈里峰)。 在攀登途中卻發生意外而迷路,與隊友們失去連絡,沒有水也沒有食物,獨自一人求生。 在其生命垂危旦夕之際,很幸運地,住在最邊陲的科爾飛村居民救了他。 當地的生活是非常艱困,糖是稀少珍貴的,他們卻為一位陌生人煮了甜茶,讓他更能恢復元氣。 此後,從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從陌生人到願意以生命守護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們之間珍貴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諾,也是一個無身家背景的登山家,改變世界的開始。
科爾飛村的景色如畫,看似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人間仙境,但是卻不是想像中的伊甸園。 摩頓森發現,村落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過一歲生日,最近的醫院得走上一星期的路。 在冰雪寒風裡,小孩只能跪在戶外霜凍的土地上,或坐在髒汙的泥地上上課,村民窮到沒錢聘請老師,孩子們最大的願望是一間「有屋頂」的學校。 被村民的純真善良深深感動的摩頓森於是承諾,他一定會回來為他們辦所學校。
在過去的十二年,摩頓森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區,建立了六十幾所學校。 最特別的是,這些學校讓原本被禁止上學的女孩開始接受教育。 改變了一群女孩的生命,讓她們不再藏匿於面紗之後,有勇氣面對世界,甚至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最慶幸的是,讓更多的無知無辜的小孩們免於被迫送入回教激進派神學士所開設專教孩子學習仇視的學校。
當人們總是懷疑,一個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變世界時,摩頓森做到了。 即使他遭受到戀人的遺棄、社會的漠視、巴提人的拐騙,即使他與妻兒分隔兩地、被阿富汗軍閥囚禁,即使他遭逢美國911事件、美國轟炸阿富汗,他在悲傷、沮喪、孤獨與濱臨死亡之時,為了堅持承諾與理想,他從來沒有後悔與放棄。 摩頓森總是想著能多建立成一所學校就能少掉百個仇恨,這也是美國政府最應該做的、也是輕易地就能做到的。 但是,那些愚蠢的政府總是不會這麼一樣地想,摩頓森也祇能用自己渺小的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摩森頓一個人的一個承諾讓他走上了一段辛苦漫長的旅程,無意之間,也改變世界的某一角落。 這是一個發生在你我的世界裡的真實故事。 在《三杯茶》中,我們可以見證到,這個用生命寫成的偉大故事。
-----------------------------------------------------------------------------
(附註#1) 出版實錄 : 本書自2007年至2008年僅一年時間印量就超過了50萬本,作者說書行程更已排至2010年。 此書的專屬網站 -- http://www.threecupsoftea.com/
(附註#2) 得獎紀錄 :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1名(超過八個月以上)/今日美國第4名/出版人周刊第3名/舊金山紀事報第2名(上榜39週)/洛杉磯時報第2名/邦恩&諾伯書店第3名/華盛頓郵報第3名/BookSense 第2名/Amazon書店第5名(超過八百篇讀者回應)/Target 連鎖賣場第2名/2007秋季讀書會首選書/2007 Kiriyama Prize 奇里雅瑪環太平洋文學獎/2007年太平洋西北獨立書店書卷獎/Time雜誌年度亞洲選書/班夫山圖書展獎/蒙大拿紐西蘭圖書獎/..............
-----------------------------------------------------------------------------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 No hell below us. Above us only sky.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
天堂地獄,皆為虛幻,活在當下,方為良途
一位美國女孩的早逝生命,讓地球另一邊的一群女孩擁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 :
美國登山家葛瑞格.摩頓森(Greg Mortenson)為了紀念早逝的妹妹,在1993年冒險挑戰了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峰(殺人峰-喬戈里峰)。 在攀登途中卻發生意外而迷路,與隊友們失去連絡,沒有水也沒有食物,獨自一人求生。 在其生命垂危旦夕之際,很幸運地,住在最邊陲的科爾飛村居民救了他。 當地的生活是非常艱困,糖是稀少珍貴的,他們卻為一位陌生人煮了甜茶,讓他更能恢復元氣。 此後,從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從陌生人到願意以生命守護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們之間珍貴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諾,也是一個無身家背景的登山家,改變世界的開始。
科爾飛村的景色如畫,看似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人間仙境,但是卻不是想像中的伊甸園。 摩頓森發現,村落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過一歲生日,最近的醫院得走上一星期的路。 在冰雪寒風裡,小孩只能跪在戶外霜凍的土地上,或坐在髒汙的泥地上上課,村民窮到沒錢聘請老師,孩子們最大的願望是一間「有屋頂」的學校。 被村民的純真善良深深感動的摩頓森於是承諾,他一定會回來為他們辦所學校。
在過去的十二年,摩頓森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區,建立了六十幾所學校。 最特別的是,這些學校讓原本被禁止上學的女孩開始接受教育。 改變了一群女孩的生命,讓她們不再藏匿於面紗之後,有勇氣面對世界,甚至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最慶幸的是,讓更多的無知無辜的小孩們免於被迫送入回教激進派神學士所開設專教孩子學習仇視的學校。
當人們總是懷疑,一個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變世界時,摩頓森做到了。 即使他遭受到戀人的遺棄、社會的漠視、巴提人的拐騙,即使他與妻兒分隔兩地、被阿富汗軍閥囚禁,即使他遭逢美國911事件、美國轟炸阿富汗,他在悲傷、沮喪、孤獨與濱臨死亡之時,為了堅持承諾與理想,他從來沒有後悔與放棄。 摩頓森總是想著能多建立成一所學校就能少掉百個仇恨,這也是美國政府最應該做的、也是輕易地就能做到的。 但是,那些愚蠢的政府總是不會這麼一樣地想,摩頓森也祇能用自己渺小的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摩森頓一個人的一個承諾讓他走上了一段辛苦漫長的旅程,無意之間,也改變世界的某一角落。 這是一個發生在你我的世界裡的真實故事。 在《三杯茶》中,我們可以見證到,這個用生命寫成的偉大故事。
-----------------------------------------------------------------------------
(附註#1) 出版實錄 : 本書自2007年至2008年僅一年時間印量就超過了50萬本,作者說書行程更已排至2010年。 此書的專屬網站 -- http://www.threecupsoftea.com/
(附註#2) 得獎紀錄 :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1名(超過八個月以上)/今日美國第4名/出版人周刊第3名/舊金山紀事報第2名(上榜39週)/洛杉磯時報第2名/邦恩&諾伯書店第3名/華盛頓郵報第3名/BookSense 第2名/Amazon書店第5名(超過八百篇讀者回應)/Target 連鎖賣場第2名/2007秋季讀書會首選書/2007 Kiriyama Prize 奇里雅瑪環太平洋文學獎/2007年太平洋西北獨立書店書卷獎/Time雜誌年度亞洲選書/班夫山圖書展獎/蒙大拿紐西蘭圖書獎/..............
-----------------------------------------------------------------------------
曾經嘗試地把「三杯茶」意義,另闢註解的蹊徑,並發而為文…
長久以來,我已不自覺地養成了一個習慣,每當朋友電郵一個系列的旅遊.ppt到信箱時,我都會先猜猜看背景音樂是什麼?剛開始,只是很粗略地估量著「是古典抑或現代?」,隨著數量的增加,逐漸精進成器樂或聲樂﹖巴洛克或浪漫時期﹖熱門或抒情﹖等等更為細微的分類,甚至,有一次收到佛羅倫斯的.ppt時,耳際自然迴盪起”Volare” (註一,作為閱讀時的第一杯茶)這首歌,巧喜的是,作者竟也用了這首歌當背景,這著實讓我小得意了一陣子。有時候我都不禁懷疑自己,照片與音樂到底喜歡哪個多一點兒?就像旅遊時,有時候也不免懷疑,期待旅遊與旅遊本身,到底喜歡哪個多一點兒?這樣的懷疑精神用到製作旅遊.ppt的作者們身上時,我不禁也懷疑他們是不是旅行社或旅遊公會的員工,像我這樣的小人總會覺得他們選的素材,透過攝影、幻燈片與音樂的結合,擺明了要告訴大家他去了一個人間仙境,而最令人不服氣的是,有的地方我雖然也去過,可是為什麼沒他去得那麼美?每次想到這個環節,我就得趕緊找個理由,藉以改善自己的小人之心,免得眉宇愈來愈猥瑣。幻燈片與攝影技術本來就可美化風景,更何況搭配了適宜的音樂,至少我去佛羅倫斯的時候,眼睛只是一個標準鏡頭、眼鏡沒裝濾色鏡片,更無Russell Watson在旁邊Volare !除非是旅遊從業人員,否則何苦一定只呈現旅遊地絕對美好的一面?能樣想的話,我那小人的格局與氣度,是不是提升了一些、恢弘了幾許?呵呵!
前幾天朋友寄來了巴基斯坦的.ppt,自然也符合上述的預測習慣與懷疑準則,一輛輛溯溪的四輪傳動吉普車,滾濺起清澈的水花,直駛山區裡少數民族的部落,欣賞對對純真的眼眸與片片舞裝的艷彩,彷彿從城市裡清真寺獨特的優雅,下鄉尋找被遺忘了的佛教滄桑,整體看起來,竟也讓我串起了這麼一則小故事,不過作者竟然用了Richard Clayderman的音樂,這就有些那個太…嗯嗯…那個了! 害得我的小人神色又外露了不少!唉!
這封巴基斯坦的.ppt讓我想起了這本書-三杯茶,講的是一個美國人-葛瑞格摩頓森(Greg Mortenson, 美Born 1957)在巴基斯坦北方偏遠山區蓋基礎學校的故事。過程曲折卻不至起伏,衝突難免卻不至嚴峻,描摹出的高原、冰川、人物與風情,則在文學風貌的裡層帶著濃烈的記實性格,至於穿插期間的穆斯林諺語與西方媒體標題,總會適時撐起一張供讀者歇腳的小傘,在啜飲一杯尚未濾淨的生活茶水時,等著下一篇章節的來臨,也等著下一杯更為醇淨的生命之泉,讀完全書之後,不禁有整理感想的衝動。
英雄偉人
”英雄”或”偉人”的長相不見得像梅爾吉勃遜或周潤發,學識不見得能當律師或科學家,人際關係不見得左右逢源、情感之路不見得順遂無礙,他們只是一些在適當的時候,能揮灑自己善良的本性,並且展現出超強意志力來維繫本性的人們。如過您有這樣的特質,其實您就具備成為英雄偉人的條件了,至於有沒有人幫您寫出事蹟,只關乎您的知名度,並不影響您成為他們的本質。古往今來高知名度的英雄偉人們,型態不一而足,印象所及與書中主角類似的有史懷哲醫師與泰瑞莎修女。
年輕時崇拜英雄偉人是本性,大部分人崇拜時會興起「大丈夫當如是也!」的喟嘆,年長了則會嘗試了解英雄偉人個體的人格特質與成長背景,進一步探究他們與群體的關係以及形成的時代原因,這種解構的工程,又常因解構者的主觀因素,而有不同的解構風格與觀點,君不見,坊間解構三國人物之作品,每隔一段時間就推陳出新,其汗牛充棟之情況絕無僅有。我常覺得,解構英雄偉人的作品再怎麼慧眼獨具、視野遼闊,也不如英雄偉人本身的感受質地堅實,就像在光影細緻、鏗鏘有聲的旅遊作品中,我們依然呼吸不到旅遊地的空氣味道一樣,所以我相信,喜歡解構不如喜歡去當,喜歡去當不如真的去做英雄偉人所當為與所不當為的事。
第三世界與美國
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們,需要多少智慧與勇氣才能擺脫命運的擺佈與糾纏﹖或者,這根本與個人的智慧與勇氣無關,因為人類這些美好的特質,只存在於少數的個體,也只能在文學與藝術的世界勾勒一個願景、滿足些許嚮往,否則一個擁有核武的國家,怎會無意或無力在需求殷切的國土上蓋一所基礎學校?他們還要走多久的路,才能普遍地把人類的美好特質與現實的美好生活相結合呢?寫到這兒,耳際不自覺地響起”Blowing in the wind”這首民歌!(註二,作為閱讀時的第二杯茶),也再次想到朋友寄來的巴基斯坦旅遊.ppt,旅遊如果真的像看幻燈片一樣,能夠美好到不觸及貧窮、不遭遇貪婪、不面對生活差異的適應、不需偶興種族歧視的感慨,那我確定,旅遊不如留在家裡玩線上遊戲真實!
長久以來對於美國把武器賣給其他國家這檔事兒,有些人不以為然,有些人則仍保有「雷根主義」的觀念,認為那是為了維持和平,所必要展現的軍力平衡。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對美國的感情真是複雜極了,年輕時我們留披頭、穿Levis喇叭褲、把吃麥當勞視為時尚,我們看美國電影、聽Billboard流行音樂,不知不覺中建立了有別於威權時代所培養我們的價值系統與品味偏好,就拿銀幕裡的主角兒來說,「虎豹小霸王」裡的保羅紐曼、「法網神鷹」裡的勞勃瑞德福、「大特寫」裡的珍芳達,他們在教科書與政治宣傳之外,分別滿足了不同性格的人對於不同型態的偶像崇拜,直到1978年中美斷交那年,才有了被出賣的省悟,那是一段對政治既陌生又易感的歲月。參與社會事務後,明白了其實與美國有關的、足以影響我們生活的已愈來愈少,但是年輕時所建立的價值系統、品味偏好以及被出賣的滋味卻仍矛盾地存在著,加上日常生活中實際聽聞的美國人,像本書的主角,善良而堅毅,像前一陣子來台的某軍火商,急功而貪利,兩者又具備了極大的反差,更加深了這種矛盾。我們一方面深知這與國籍無涉,而與個人的修為及傳媒的角度有關,另一方面卻仍會把他們和「美國」這個概念結合在一起,對我們而言,美國已經不只是一個國家,他更代表了一個成長過程中被建立的價值與偏好,如影隨形。
泛基督教與泛穆斯林
絕大部分的人都同意,為了效能上的需要,組織有存在的價值,我也相信這些贊成人類社會需要組織的人,同樣地贊成,組織一旦形成往往是麻煩與災難的開始。偏偏在宗教組織裡,預防麻煩與控管災難的是教義,這就像把一部憲法當成程序法來用一樣,充滿了脫序的機會,也提供了有權解釋教義的人太多的便利。從希羅多德的「歷史」裡我們很容易就理解希臘人、波斯人、腓尼基人之間的衝突事件,經貿利益、權力慾望與美麗女性經常是被歸咎的原因。曾幾何時,耶稣基督與穆罕默德誕生了,衝突的原因變得更組織化、全面化了,因為追逐財富、嚮往權利及搶奪婦女的人發現用解釋教義的方式,效果更為宏大。如果我們把今日世界的國際情勢當成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的遺緒,那麼以阿戰爭、印巴衝突、阿富汗內戰絕對與文藝復興之前絲絲縷縷的教義有關,至於那批解釋教義的人們在涉入政治後,其論述時所濺出的唾液,無非也混入了這一殺戮與戰爭的染缸。
結語
對於所有踟躕於理想與現實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選擇前的清晰圖像,清晰到足以丈量擁有理想與實踐理想的落差,而對於已經捲起袖子、捋起臂膀,正在涉溪尋夢的人來說,這本書更提供了精密配備,讓足底更早感受到湍急的水流與凶險的暗礁,也讓眼睛更早瞭望到阻礙的棘岩銳石。理想就像在夏夜自地球上仰望的星辰,他們的光彩把肅穆宇宙點綴得美麗奪目、生氣盎然,但星辰本身卻極可能只是暗黑的礫地。我們在生命的旅途中,偶爾會與勇於實踐理想的人們擦肩而過,他們也許會堅毅地走完尋夢的溪流,也許會在途中上岸,不論他們的路走多遠,當他們還是理想的實踐者時,地球上其實時就已經多了一道星光,添了一分美麗。
約翰藍儂的”Imagine”與路易斯阿姆斯壯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 (註三),當作第三杯茶!
註一.這是第一杯茶。我不認識丁點兒義大利文,之所以選擇義文版的MV與歌詞,實在是它比英文版的韻味陽光許多、奔放許多,所幸在Internet的時代裡,歌詞的意義並不難搜尋。”Volare” 義為”飛翔”,相當於英文之”To fly”,何妨將之視為蓄勢待發的生命源頭,正鼓動滿袖的風與雲,追尋理想中畫境的蔚藍。
Volare
Penso che un sogno cosi non ritorni mai piu Mi dipingevo le mani e la faccia di blu Poi d'improvviso venivo dal vento rapido E incominciavo a volare nel cielo infinito Volare, oh oh Cantare, oh oh oh oh Nel blu, dipinto di blu Felice di stare lassu E volavo, volavo felice piu in alto Mentre il mondo pian piano spariva lontano laggiu Una musica dolce suonava soltanto per me | 想帶著夢想飛上天空,永不回頭 讓藍天染上我的臉龐與雙手 突如其來一陣風吹過 帶我飛上了無邊無際的蒼穹 噢,飛翔吧 噢,高聲歌唱 在如水彩畫般的蔚藍天際 像鳥一樣快樂地翱翔 我不停向上飛,在熾熱的陽光與我所熟悉的星辰旁歌唱 拋下喧囂的人潮、把困惑和幻滅的理想拋諸腦後 聽那只為我演奏的優美旋律 |
註二、這是第二杯茶。高中時聽這首歌時,竊以為Bob Dylan一定讀過孟子「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那時後並沒有發現,Dylan在歌詞中並不像孟子那麼肯定,追求理想的過程,苦難一定會過去,目標一定可達成;直到1986年聽到羅大佑的那首「未來的主人翁」,歌詞末了反覆著「飄來飄去,就這麼飄來飄去…」時,才悟到原來他倆都沒肯定的答案,因此拿這首歌做為閱讀時的第二杯茶,這是實踐理想的滋味。此外,英文歌詞易懂故不予中譯,對照的是書中的文字,算是結合兩種媒介向無數理想的實踐者致敬!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第十六章「紅色的絲絨盒」-有個叫葛瑞格醫生的溫和異教徒為貧苦人民做了很多好事-開始抵達乾燥的沙丘、穿過曲折蜿蜒峽谷、攀行到巴提斯坦天候惡劣的河谷地區,隨著光陰流逝不斷增長。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第二章「河岸迷途」-摩頓森小心翼翼地踩著步伐,往下進入一座窄礙峽谷,這是他三個多月來第一次離開堅冰地形,踏上泥土地。摩頓森幾個月來頭一回看到花,這是一株開著五瓣花朵的粉紅野玫瑰果。他跪下來仔細端詳,因為它象徵著他已經脫離了永恆的寒冬。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第十七章「沙地上的櫻桃樹」-在第一批155毫米 砲彈的火力攻擊後, 法蒂瑪選擇盡可能放棄一切,記憶中的影像就像放在煤炭間燒紅用來烤麵包的石頭,炙熱得沒辦法碰。躺在麥田裡的屍體、殘骸,陣天轟響、呼嘯、爆炸都發生得太快、太近,最後匯聚成一股尖叫。(一九九九年四月,巴基斯坦武裝部隊搭配抗印的「聖戰士」占領印巴邊境的印屬喀什米爾,引來印度的反擊,據統計當年春夏期間,就有超過二十五萬枚的印度砲彈落在巴基斯坦境內,密集程度是二次大戰以來首見。)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第一章「失敗」-巴基斯坦客拉崑崙山脈不到一百英哩 長的地區,聳立著世界上最高的六十多座高山峻嶺,仗恃無人所及的高度,姿意綻放荒野的美麗...就在加歇布魯峰群四座凹槽狀的塔型花崗岩峰及大川哥岩塔群之間看似致命的刀石上,長達六十二公里 的巴托羅冰川彷彿深怕驚擾雄偉靜立於天地間的岩峰及冰層似的,緩緩流動。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後記「摩頓森的致謝」-甚麼原因驅策我做這些工作?我的答案很簡單:當我看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孩子的眼睛時,我看到和自己孩子相同的好奇-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盡我們的力量留給他們一個和平的世界,而不是我們無法解決的,永無止境的暴力、戰爭、恐怖主義、種族主義、剝削、偏執。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第十八章「裹屍布裡的人」-摩頓森面對著兩百張的空椅子,房間裡只有他一個人…七點三十分,摩頓森還是一個人盯著兩百張空椅子…那天晚上(指的是募款演說)摩頓森謝過台下觀眾的掌聲,雖然只有六隻手…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第八章「被布勞度河擊敗」-摩頓森首次押車,車上載滿建材,自城市運送前往欲興建學校的村落-科爾飛村,途中為其他村落的人們覬覦,發生搶奪物資的衝突,耽擱了行程,當晚他爬上屋頂「倚著一捆剛剛收割的蕎麥束避風。(仰望)逐漸升起的月亮,從邊的山脊稜線後頭透出銀色的光芒。」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第十二章「哈吉阿里教的功課」-哈吉阿里是科爾飛村的村長,積極協助學校的興建,就在科爾飛村第一所學校即將完工前,鄰村村長率眾前來阻止他說:阿拉禁止女孩受教育,我禁止你們蓋這所學校,除非給我十二隻最大的羔羊。哈吉阿里輕蔑地背對著這名惡棍村長,如其所願,化解阻礙,最後哈吉阿里說:那些羊被吃掉之後許久,這間學校還在這裡,他今天拿走了食物,但是我們的孩子永遠會有教育。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第二十三章「把石頭變成學校」-摩頓森承諾在阿富汗瓦罕走廊興建學校(位於阿富汗東北方狹長的山谷地區,北鄰塔吉克南接巴基斯坦),他見過阿富汗國王查希爾沙,取得信任後,到達瓦罕走廊,見過當地的領袖薩哈可汗。可汗說:有太多人死在山裡,你看到的每一塊岩石,每一顆巨石,都是我英勇的烈士兄弟,為了對抗俄國人和塔利班犧牲。我們必須讓他們的犧牲有代價。摩頓森一直懷疑,人在死亡的瞬間,一生經歷會在眼前重現的說法,因為時間怎麼可能足夠呢?但是那一瞬間,他看著可汗烏黑的眼睛,再從他的眼裡看到自己被請求立下的誓言時,摩頓森看到自己未來的生命在眼前展開。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註三、第三杯茶。這兩首烏托邦,前者隨著藍儂在1980年遭槍擊死亡後,已被埋葬許久了,他想像了一個人性已經淬煉成聖人的世界,流行歌曲裡不難找到類似的期待,描述的香格里拉也大同小異,這首Imagine算是最走火入魔的了!"What a wonderful world"則仍經常被播放,詞意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頗為近似,比較令我感到興趣的是兩則桃花源裡,屬於歷史與東西文化上的異同,先摘錄’Imagine’歌詞於下,再比較”What a wonderful world”與”桃花源記”。
Imagine
Imagine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 No hell below us. Above us only sky.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
天堂地獄,皆為虛幻,活在當下,方為良途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It isn't hard to do.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religion too.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無疆無界,毋殺毋法,眾生寧靜,平安喜樂
You may say that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藍儂開始”落人”加入他的烏托邦!呵呵!
Imagine no possessions. I wonder if you can.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A brotherhood of man. Imagine all the people. Sharing all the world
勿我勿貪,人飢己飢,互助共享,四海一家
You may say that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What a wonderful world與桃花源記
I see trees of green, red roses too. I see them bloom for me and you.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比較: 第一段寫景的文字,一樣有花,西方為玫瑰,東方為桃花;一樣有樹,今日為綠樹,古代無雜樹;一樣繽紛,西方講求為人而繽紛(for me and you),東方則隱藏了人在大自然的位置。
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 The bright blessed day, the dark sacred night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比較: 第二段依然寫景,今人仰望蒼穹,古人平眺遠方,現代西方描繪的景緻注重自然,古代東方則以實用為主。從上面這兩段景物的描述,不同的文化趣味,不言可喻。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so pretty in the sky. Are also on the faces of people going by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saying how do you do.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
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比較:人類出現了!現代西方人從握手的力道與態度來判斷對方誠懇的程度,東方人則非殺雞並擺上一桌酒席,才足以表達熱情,古今中外的社交趣味油然可見。
I hear babies cry, I watch them grow.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never know.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Yes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比較: 陶淵明為求結構完整,掰了一段後人都找不到桃花源的後記,可以理解。”what a wonderful world”裡用了這段”生生不息,日新月異”的觀念(I watch them grow.及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never know ),則是陶淵明的遁世烏托邦所深深缺
乏的積極精神。
桃花源記全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6 則留言:
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想不到近30年的心靈闊別
我們仍能同時邂逅於"三杯茶"
這也是我十分喜愛的一本書
哈哈哈
太爽了 這感覺
下班回家後
把自己以前的讀後心得稍事整理
貼在下面
或可增添一點讀書的聲音與影像
記得... 是在2008年6~7月間看了此書, 那時的內心有著一股澎湃不已的感動與激動. 今年年初, 重看一回, 內心的激動感動猶是一樣的澎湃.
令我喜愛而不能忘懷的是--摩頓森他那一股'北地忍不住的春天'般的勇氣與意志, 它總是十分入世又可被觸摸得到.
他的勇氣與意志一直被失敗的基因(猶豫/矛盾/退卻/失意/挫折/孤立無援)所挑戰著. 能歷經這些惡劣挑戰的勇才是能夠讓人感動激動的真實勇! 它會讓那款藉權藉勢便宜行事賺名氣的假勇無地自容、羞愧而死.
---------------------------
依文化差異的優美性、現實國際社會的不等性、人類總是悔不當初的常態性、情節曲折美妙的真實性與給年輕人勵志的延伸性, '三杯茶'絕對有夠料可以被拍成一部好電影.
從你的貼文裡看來....., 你已經把分鏡及配樂都準備好, 祇差找製片投資, 就可action開拍了.
亮導, 這就留給你來達陣了!
無論發展如何, 至少, 你喜愛的Maz Jobrani會跟你稱許地說:
...You tried!
.....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
......Win some, lose some!
ㄚ敏ㄟ金正勇!
加油!
拍電影 一生總得拍一部吧!
不見得是劇情片也不見得會發行
約略我目前的想法就是醬子
事情好像越來越有一撇了 ......
如果有需要臨演的話, 儘管叫一聲, 我家四口就義務賣命出演. 不管是路人甲或是路邊電燈桿, 我們都會很興緻勃勃的.
拍電影係今ㄟ
不是現在就是了
到時候沒名氣的導演
怕請不動你們藝術體育內外兼修的一家子
呵呵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