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聽莫爾道河的一些心得-100.5.7~5.13的每週一曲-ㄚ胖

前言
    聽古典音樂有時候很無聊的,無聊的原因是因為無法激發情緒,所以談不上共鳴,不比我們聽江蕙唱「家後」,聽陳淑樺唱「夢醒時分」,來得容易捕捉歌曲的情境與情感,因而有效率地達成感動。有人甚至會以負面的指涉,覺得那是附庸風雅的玩意兒,像看待LV的包包一樣,許多人會認為聽場古典音樂會或觀賞一齣百老匯的音樂劇的人僅僅要展現自己的不俗與睥睨,尤其當人們沒由來地,突然告訴我們他昨天去看了「歌劇魅影」,眉宇間有些得意的神色,述說時又僅以高亢的「好棒喔!值得!」的音調來形容,避談實質的內涵時,我們不免產生這樣的懷疑;也有人會覺得那是年長者的玩意兒,尤其當人們回顧自己的年輕歲月,那時候聽得進去的古典音樂也真的很有限時,這又更加肯定了古典音樂是中老年人的音樂這種說法。
    其實,不論是哪種說法都只說出了部份的事實,那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自己是不是真心實意的喜歡才是重點。我們可以努力學習聆賞古典音樂,當唱盤奏出兩個、三個音符,馬上知道這首曲子的一切:曲名、作者、創作背景、演奏版本、歷史上最經典的版本等等資訊,這絕對是傲然的成就。然而這樣的成就雖足已讓我們到台北愛樂電台當DJ,卻不保證我們可以「悠遊」於古典音樂世界
    要「悠遊」就得先喜歡,就得於閱聽時連結自己對生命的體悟。也就是說,世間美好的事物何止萬千,真正的美好卻必須「內化」為自己的感官與心靈。那是不是一開始不喜歡就沒得玩了呢?也不是的。
    記得電影「麻雀變鳳凰」嗎?李察吉爾帶鳳凰女去聽「茶花女」歌劇時說了一段話,內容約略是,雖然不懂歌劇的歌詞(歌詞大部分是歐洲各國的語言),有些人卻可以藉由聲樂的波頻變化與音量揚抑,吹縐心池、撼動心田,這種人在第一次接觸歌劇後就會真心實意的喜歡它,當然啦!那是一部浪漫的電影,鳳凰女自然會在聽不懂歌詞的情況下就感動不已,說自己哭到快尿褲了,然而,現實生活中極其少數的人能有這樣的稟賦,絕大部分的人必須經由經年累月的學習,才能逐漸累積喜歡的動力,在累積的過程中往往會連結到自己的人生閱歷,譬如,小朋友會喜歡以童話為背景的「魔笛」,陷入苦戀的女子則會喜歡「盧莎卡」。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人是透果學習與對生活或生命的體驗來達到「內化美好」的悠遊境界。
    拿我個人為例好了,觸發我們開始學習的巧妙際遇,是一部1981年的電影「旗鼓相當」(Competition),電影裡有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的橋段,配合李察德瑞福斯談琴時的神態與攝影機的流動,讓我心情激動不已,於是啟蒙了我往這條終身學習的路上走,這有點兒像沒聽蔣勳談莫內之前,不會積極去瞭解印象派的內理一樣,也像沒進一步了解姑姨舅嬸們的生活型態前,看豬哥亮時只會看到他「虧」美女的部份(儘管我個人認為這部份已夠爆笑的了~~)
        至於在學習過程中教材又是啥呢?書本是免不了的,但是更重要的來自生活,談戀愛時、參加學校日時、出差工作時、參加群動運動時、開車、看電視、電影、外出聚餐、郊遊時耳邊總有飄過悅耳樂音的際遇,不經意地替我們點綴了當下。甚而,夜闌人靜翦燭西窗,促膝共話巴山夜雨時,收音機傳來的音樂常會引領我們進入新的思緒,思親憶友、感事傷時,也有些音樂可激起人們沉潛的能量,胸懷千里,點光燃熱,進而實踐了生命的美好。
򢼃    抒發了自己對古典音樂(或音樂劇、歌劇)的學習心得後,淺度導聆上週的每週一曲「莫爾道河」。
交響曲(Symphony)與交響詩(Symphonic Poems
    交響曲通常由四個樂章(Movement)組成,少數有由一、二、三、五、或六個樂章組成,由管樂器(木管與銅管)、弦樂器(低音、大、中、小提琴)佐以少數的打擊樂器(定音鼓、三角鐵等)組成的管弦樂團(Orchestra)共同演奏。每個樂章都有獨立而固定的體裁,且多數會呼應第一樂章的調性或主題(主旋律之意),第一樂章為快板的奏鳴曲式(Sonata Form),第二樂章為慢板的歌謠曲式(Ballad)、變奏曲式(Variation)輪旋曲式(Ronda)或奏鳴曲式,通常調性會附庸於第一樂章(也有例外),譬如第一樂章如果是大調,第二樂章會用小調,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Minuet)或詼諧曲(Scherzo),這一樂章通常會出現與第一樂章的主題呼應的旋律(也有例外),第四樂章是壯麗的終曲,曲式是奏鳴曲式、輪旋曲式或變奏曲式,而且絕大部份會與第一樂章的主題呼應。這些樂章啦!曲式啦!調性啦!與主題的呼應啦!,是立法院還是國際商業總會規定的呢?音樂不就是聽嘛!哪那麼多規定呢?這傢伙就是18世紀的奧地利人海頓,先別罵他,其實他並沒有規定,他只是以這樣的方式作了一百多首交響曲而已,而且很不幸地也很幸運地當時還滿多人喜歡的,這還不打緊,他的後繼者紛紛以這樣的創作型態為主軸,來譜寫交響曲,蔚成風潮後,建築出一座人類歷史上屬於十八、十九世紀的、矗立至今的藝術殿堂,二十世紀後除了史特拉汶斯基之外,再也聽不到能造成一股時代風潮的新交響曲了。這就像我們現在讀唐詩宋詞一樣,很美,卻很少人繼續寫了。
        原先的交響曲是沒標題的,但是搞到後來卻多出了標題,像田園啦!悲愴啦!巨人啦!那是後人在賞析之後加上去的,有的取諸作者的創作動機,有的則取之於聆聽後的感受。也就是說,交響曲的誕生可能有特殊的創作動機但卻不至於在創作的當下就賦予詮釋性的標題。
        最後依照我的理解,選出交響曲的曲目,供對交響曲有興趣的同學或想換個方式打發時間的同學選擇。
入門款:海頓第九十四號(驚愕)、莫札特第四十號、貝多芬第五號(命運)、第九號(合唱)、孟德爾頌的第四號(義大利)、布拉姆斯的第一號、德佛札克的第九號(新世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號(悲愴)。
進階款:海頓第104(倫敦)、莫札特第41(朱比得)、貝多芬第三號(英雄)、第六號(田園)、第八號、舒曼第一號()、布魯克納第四號(浪漫)、布拉姆斯第二號、德佛札克第八號(英吉利)、白遼士幻想交響曲、馬勒第一號(巨人),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西貝流士第一號。
浸淫款:孟德爾頌第五號(宗教改革)、布拉姆斯第四號、舒曼舒曼第三號(萊因)、馬勒第二號(復活)、馬勒第八號(千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第二號(安達爾)、史特拉汶斯基聖詩交響曲、三樂章交響曲、C調交響曲。
      至於交響詩呢?
      雖然同樣由管絃樂團合奏,但是交響詩的誕生比交響曲晚,那是十九世紀後半期的事兒。各位有沒發現,剛剛在介紹交響曲的各個樂章時,出現許多例外?而且除了第一樂章固定用奏鳴曲式外,其他各個樂章的曲式選擇還算滿多的,幾乎談不上固定,這就是藝術創作弔詭的地方,固定的形式經過反覆長久的使用後,創作者會破繭而出開創新的形式,就像詩詞一樣,唐朝以前的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到了唐宋的近體詩又幾乎無格律不成詩,及至民國初年發軔的新詩,又再度破除了唐詩宋詞的格律,那是藝術作品為了滿足當時人們的偏好,必須不斷變化的宿命,藝術史上,雖然有不少不拘於當時流行形式的創作,但其結果往往有兩種,第一種就是他因為得不到掌聲而沉沒於歷史的長河,另一種就是就此樹立里程碑,蔚為新的流行形式。如果交響曲是近體詩,交響詩就像新詩,他不管曲式、調性與樂章,是一種極其自由的音樂形式,而且創作者ㄧ開始就下了標題,明白的告訴聽者,他要表達的是什麼,可能是故事、風景、畫、歷史、書、城市….等等。
        交響詩不像交響曲有一個集大成的傢伙,但是卻有一個創作較多年代又稍早的傢伙,他是匈牙利人李斯特,也就是說,如果海頓是交響曲之父,李斯特就是交響詩之父(雖然好像沒人這樣稱呼過他),說多其實也不多,他寫了十三首交響詩,但是歷史上交響詩的數量是遠遠少於交響曲的,我猜原因是,用音樂描摹一個理念這種事兒,還是現代流行歌曲來得簡易很多,也易懂很多。
        為您摘錄經常被演奏及播放的交響詩曲目如下:李斯特「前奏曲」、「馬采巴」、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雷史畢基「羅馬三部曲」、西貝流士「芬蘭頌」、包羅定「中亞草原」、穆索斯基「荒山之夜」、德布西「牧神的午後」以及本文導聆的「莫爾道河」,它屬於史麥塔納的聯篇交響詩「我的祖國」六首中的第二首。
莫爾道河
        顧名思義,史先生是為他的祖國-捷克而作的,莫爾道河正是貫穿捷克西部的一條大河,流經首都布拉格後注入亞伯河。
        去過捷克嗎?沒關係,我也沒去過。我對捷克的認識跟大部分的人一樣:看過電影「布拉格的春天」(註一)、聽過德弗札克與史麥塔納的音樂,知道那兒被稱為波希米亞人的故鄉,偶而會在世界杯足球賽看到他們的球員踢球,如此而已。另外,透過這些生活上與這個國家邂逅的素材,我去搜尋了一些背景資料。
       波希米亞(Bohemia)是個地區的名字(註二),並非種族的名稱,位於現在捷克的中西部地區,布拉格即位於本區內。信使記載,一世紀時,此地有個部落名稱叫波希(Boii),是名稱最早的源頭。公元五世纪,斯拉夫人在此建起波希米亞王國,有了最早的政治實體,可是接下來波希米亞王國卻經常成為其他更大的王國或帝國的附屬國,包括七世紀的日耳曼王國,九世紀的摩拉維亞王國,十三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以及十五世紀的奧匈帝國,雖然大致上均維持著王國的政體,但卻一直無法完全獨立自主,這中間只有十二世紀末擊退摩拉維亞王國後,有了短暫的獨立實質。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瓦解,波希米亞地區與素來關係較為密切的斯洛伐克地區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國際聯盟承認的獨立民族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與斯洛伐克曾在德國納粹的統治下短暫地分開過一小段時間,但大戰後又成為一個國家,1968年蘇聯軍隊入侵捷克,此後捷克斯洛伐克一直受蘇聯控制,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1993捷克與斯洛伐克因種族問題-捷克族與斯洛伐克族,又分成兩個獨立國家,亦受聯合國承認。新捷克與斯洛伐克已於200451同時加入歐盟成為正式會員國。
         流水帳般的敘述多波希米亞王國的變遷與簡史,其目的無非是想導入史麥塔納的創作心境。「我的祖國」交響詩作於1874~1879年之間,那時候奧匈帝國正統治著捷克人與斯洛伐克人,而我們不妨回憶一下以前的歷史課本,在東方因為帝國主義的長期殖民,在歐洲則因為長期跨種族的統治,使得十九世紀成為民族主義的世紀,史麥塔納在這樣的政治思潮影響下,回想自己所屬的、命運坎坷的「波希米亞王國」,於是花了五年的時間,表達了他對林地山川、鄉里同胞的大愛,雖然,他所關切的祖國在往後的歲月,依然顛沛於納粹、蘇聯共黨與內戰。



第一樂段(0:00~1:00
音樂一開始,長笛在高音部,豎笛(即單簧管)在低音部,緩緩輕奏,營造出水面泛著和煦晨曦的景緻。長笛悠揚熱情,豎笛沉穩質樸,分別代表莫爾道河的兩條源流,也隱喻了波希米亞居民的兩種特質,我之所以這樣隱喻,是受了電影「布拉格的春天」的影響,那電影用兩個女主角-莉娜歐琳與茱麗葉畢諾許,分別代表作者所認知捷克人的兩種性格,前者熱情飄忽(長笛),後者天真純潔(豎笛),如果我們再拿「亂世佳人」裡頭郝思嘉的性格與遭遇,來象徵南北戰爭期間的美國人文內涵,道理就更明白了。
第二樂段(01:00~2:43
兩條涓細的支流注入莫爾道河後,管旋樂團合奏出浩浩湯湯的主旋律,江水引領聽者進入了山谷,寬廣的河面兩旁林木蒼鬱守護者這片Father Land,大開大闔、氣度恢宏的樂聲引領聽者流動的情緒,神馳於這片養護生命的源頭。第一樂段在刻意強調的銅管樂器聲中收尾,也暗示著文明足跡在河岸兩邊即將開展。
第三樂段(2:43~4:10
    這是河水流到農村的樂段。奏出的波卡舞曲,輕快得令人不禁想翩然起舞,彷彿村民們正興高采烈地張羅著一場新人的婚宴,舉行著結婚舞會,歡樂的氣氛正洋溢在整個村莊。莫爾道河未曾止歇的河水,數千年來,除了灌溉了農田,養育了百代的波希米亞人之外,更見證了無數的文明歡樂。
    這令我憶起電影「布拉格的春天」裡的場景,茱麗葉畢諾許與丹尼爾戴路易斯在農村的生活,他們遠離蘇聯控制的布拉格,在鄉間度過了一段與大地結合,間有小酒館歡樂的甜蜜生活。
    本樂段在漸弱的弦樂聲中我們離開了農村,由木管樂器帶領我們走進森林裡幽靜的夜晚。
第四樂段(4:10~6:39
    靜謐裡,河面似乎有一物件自河底緩步升起(4:26~4:31),那是遠古的傳說,森林的湖底居住著一群美麗的精靈,正利用夜色徐徐飛舞著螢光點點,同為捷克作曲家的德弗札克還曾為這傳說譜寫過歌劇「盧莎卡」(美國電影「溫馨接送情」曾用來當配樂)。整段聽來,夜色由豎琴、木管、小提琴合作潑灑,旋律則示意著泛著月光的粼粼水面。
    河水流經夜裡森林後,在弦樂急流而下的催促聲中(6:31~6:38),主旋律再度迎向東昇的旭日。
第五樂段(6:39~8:29
    主旋律在此速度變快了,由中板轉換成行板,恢弘的人文氣度依舊,只是生命的節奏已注入了熱情,作者欲表達成長與質變的心情隱隱可稽。緊接著河水流進聖約翰峽谷,此地棘岩星羅,暗礁密佈,狹窄的河道危機四伏,地形更是高低起伏倏降陡升。這段激流裡(7:30~8:20),樂器們全員出動,搏命演出,連鈸鐃都請來了,企圖以炙熱的能量衝破激流,同心協力,以渡關山。
第六樂段(8:29~10:26
    離開了峽谷,布拉格,這東西文明薈萃的現代城市望之在即(註3,主旋律再次轉換速度,由行板轉換成稍快板,那是對於絢爛昌明的文明風貌,所表達的熱切敬意,我們先從mv中的大片紅瓦與櫛比鱗次的大教堂中,再從跨河的大橋上穿梭的人們,回顧莫爾道河的音樂所描述的流域,彷彿感受了一段文明的演進歷程,有生命的源頭、初期的社會組織、啟發慰藉人心的傳說、遭逢的挫折與難關、繁華的歷史古都,在這歷程的紋理內,我們似乎也找到了一些安身立命的元素,磐石堅定般地,讓我們繼續走完生命的路程。
結論
    現在我們稱之為「古典音樂」的音樂,在創作的當時是如假包換的「流行音樂」,所以三百年後,周杰倫與Lady Gaga 的音樂也有機會成為「古典音樂」,先別笑!歷史要怎麼驅動人類的感官與心靈是無法預測的,「趨勢大師」的桂冠沒幾個能頂上30年以上而不被摘除的。

註一、電影「布拉格的春天」,源於米蘭昆德拉原著小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原著與電影所表達的是,生命中我們經常忽略了習慣性的珍貴價值,甚而輕忽了他們的存在,可是一但失去了,卻又有無法承受之感,譬如對國家與親人的愛,看待自由與平權的價值。小說中藉由熱情卻又愛漂泊的莎賓娜(電影由蓮娜歐林所飾),在面對失去國家、愛人與好友後,似有所悟澘然淚下,畫龍點睛式地表達出這意念。故事背景則以蘇聯共黨入侵布拉格為背景,當時布拉格曾掀起「布拉格之春」的運動,故電影有此中譯名。
註二、「波希米亞」ㄧ詞,尚有另一層意義,由於法國人對居住於波希米亞地區的吉普塞人的描述,使得波希米亞成為放蕩不拘,流浪漂泊,不受世俗規範、不注重衛生的代名詞,加上普契尼根據這樣的定義譜寫了「波希米亞人」歌劇,廣為流行,在很多時候,波希米亞人幾乎成為吉普塞人的意思了。
註三、布拉格雖然經歷過多種族多宗教的統治,可是每逢戰亂,城內之建築幾乎均未遭破壞,得以保存至今,所以說他是個東西文明薈萃的現代城市。

2 則留言:

Oliver 提到...

I love this music, not too splendid, feels like someone is reading a peom to you. Good choice with good essay

Warren 提到...

Tks for the comment.
glad u like it too.